新闻动态
清华大学:鲨鱼与鳄鱼皮肤启发的高性能压力传感
随着柔性电子、可穿戴设备、医疗监测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柔性压力传感器的需求不断增加,且性能要求愈发严苛。在众多压力传感器工作机制中,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因其高灵敏度、简单结构、稳定信号和易制造而备受青睐。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微结构设计(如金字塔、圆柱和圆锥形状)可有效优化传感器性能。
2025年07月10日

清华大学:研究人工智能(AI)驱动的新兴智能柔性传感系统
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5G/6G 通信、数字健康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通过深刻地重新定义了我们与物理世界的互动关系,促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互联和智能。柔性传感领域是这些变革性技术的核心,它可以通过各种柔性传感器将数字信号与物理空间无缝集成。这些传感器通常具有适应不规则表面、在机械变形下经久耐用以及对外界刺激敏感等特点。
2025年07月09日

暨南大学:铁电极化调控的自供电、高灵敏PEC型肿瘤标志物传感技术
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精准监测是临床医学与基础研究的核心挑战。癌胚抗原(CEA)作为结直肠癌、胃癌及乳腺癌等多种实体瘤的关键肿瘤标志物,其浓度异常升高与肿瘤负荷及进展显著相关。实现CEA的超灵敏检测,对早期筛查、疗效评估及个体化治疗策略制定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光电化学(PEC)生物传感技术凭借高信噪比(低背景干扰)与单光子级检测灵敏度的优势,成为新兴肿瘤标志物分析平台。其通过光能驱动光生载流子产生、分离和转移,产生稳定电化学信号。然而,现有PEC技术面临三重瓶颈:
2025年07月08日

微型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应用
在现代精密测量与自动化控制领域,微型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该传感器基于电涡流效应,能够实现非接触式的高精度位移测量,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年07月01日

四川大学:基于水凝胶的多功能脑深部探针用于神经传感、调控和治疗
植入式脑深部探针(DBPs)是脑机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促进神经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直接交互作用。目前大多数用于神经系统传感和调控的多功能DBPs都是通过聚合物材料的热梯度递减制造的。然而,该方法仍面临如何选择既能够适应热拉伸过程又与脑组织的模量相匹配的材料等挑战。
2025年06月27日

工业使用传感器的好处
传感器就像是工业生产中的 “敏锐触角”,极大地提升了生产过程的监测精度。在化工生产中,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能够实时、精准地获取这些关键数据。以石油化工的反应釜为例,温度传感器可以精确到 0.1℃的监测反应温度,一旦温度异常,系统能迅速报警并启动相应调节机制,避免因温度过高引发爆炸等严重事故,同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025年06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