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用于自供电洪水报警的水触发传感器
从《圣经》旧约到东方大禹,抗洪斗争贯穿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公开的统计数据表明,洪水灾害一直是近年来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更糟糕的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温室效应加剧,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1.5°C(方案1a,蓝线)。这是过去四十年来全球主要洪水数量增加约700%的主要原因(方案1a,红点)。此外,全球城市化的加速导致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地区面临更高的洪水风险(方案1b)。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洪水都以广泛的危险区域和严重的影响为特征,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例如,2023年9月利比亚德尔纳的洪水导致11000人死亡,因为降雨量远远超过了排水系统的预警限值,而且没有及时发现。同样,2024年,与飓风海伦相关的强降雨导致河流水位迅速上升,造成了广泛的财产损失,美国迪克西至少236人死亡。
2025年07月18日

森瑟科技推出微型高频压力传感器 P5502A,引领动态压力测量新变革
近日,森瑟科技正式推出其最新研发的微型高频压力传感器 P5502A,这款产品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创新设计,为动态压力测量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有望在多个行业中掀起应用革新的浪潮。
2025年07月16日

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在氮化镓高温三维磁传感芯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期,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黄火林教授团队在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GaN)磁传感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可稳定工作在1.9 K~673K极宽温度范围的三维磁传感器芯片,并进一步开发出高精度国产磁检测仪器及系列下游产品。该技术突破了传统磁传感器高温失效、线性度误差大、工作带宽小等行业瓶颈,为航空航天、深海探测、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的高精度磁场探测、目标追踪、速度/位移感知、电流检测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年07月15日

清华大学:鲨鱼与鳄鱼皮肤启发的高性能压力传感
随着柔性电子、可穿戴设备、医疗监测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柔性压力传感器的需求不断增加,且性能要求愈发严苛。在众多压力传感器工作机制中,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因其高灵敏度、简单结构、稳定信号和易制造而备受青睐。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微结构设计(如金字塔、圆柱和圆锥形状)可有效优化传感器性能。
2025年07月10日

清华大学:研究人工智能(AI)驱动的新兴智能柔性传感系统
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5G/6G 通信、数字健康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通过深刻地重新定义了我们与物理世界的互动关系,促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互联和智能。柔性传感领域是这些变革性技术的核心,它可以通过各种柔性传感器将数字信号与物理空间无缝集成。这些传感器通常具有适应不规则表面、在机械变形下经久耐用以及对外界刺激敏感等特点。
2025年07月09日

暨南大学:铁电极化调控的自供电、高灵敏PEC型肿瘤标志物传感技术
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精准监测是临床医学与基础研究的核心挑战。癌胚抗原(CEA)作为结直肠癌、胃癌及乳腺癌等多种实体瘤的关键肿瘤标志物,其浓度异常升高与肿瘤负荷及进展显著相关。实现CEA的超灵敏检测,对早期筛查、疗效评估及个体化治疗策略制定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光电化学(PEC)生物传感技术凭借高信噪比(低背景干扰)与单光子级检测灵敏度的优势,成为新兴肿瘤标志物分析平台。其通过光能驱动光生载流子产生、分离和转移,产生稳定电化学信号。然而,现有PEC技术面临三重瓶颈:
2025年07月0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