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振动芯片在封装成成品后频率响应会降低嘛?
1. 附加质量效应
封装材料(如环氧树脂、金属外壳等)会增加芯片的等效质量,质量增大会导致固有频率
胶水或粘合剂也可能引入额外的阻尼,进一步抑制振动幅度。
2. 机械约束与应力
封装过程可能对芯片施加机械应力(如热应力、固化收缩应力),改变压电材料的刚度,从而影响频率响应。
若封装结构限制了芯片的自由振动(如刚性固定),可能导致谐振频率偏移或Q值(品质因数)下降。
3. 阻尼效应
封装材料或结构若存在内摩擦或空气阻尼(如非真空封装),会吸收振动能量,降低振幅和带宽,表现为频率响应曲线变宽、峰值降低。
4. 温度与工艺波动
封装过程中的高温(如回流焊)可能改变压电材料的性能(如居里温度附近的退极化)。
工艺一致性(如胶水厚度、固化程度)也会导致频率响应的离散性。
5. 电磁干扰(EMI)与寄生参数
封装可能引入寄生电容或电感,影响电路的阻抗匹配,导致电学响应频率偏移。
屏蔽材料可能衰减信号强度。